繁体中文 | English
本网站支持IPv6客户热线:40005-96019 加入收藏 | 营业网点 | 人才招聘 | 村镇银行
热门栏目: 银行卡业务 | 理财业务 | 外汇业务 | 信用卡商城 |
客户服务
  • 1
  • 外汇信息

    新华社:中国两个“翻番”蕴含世界红利

    发布时间:2012-12-26

      十八大报告提出,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。这意味着,中国未来的经济战略不仅将更加着眼于强国富民,也会给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,让世界更多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。
     金融危机以来,世界经济复苏迟滞,总需求不足,发达经济体更是积重难返,需求回暖一时难见。来自中国的需求,特别是消费升级拉动的对外需求,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动力。
     目前来看,中国消费率尚低,但消费增长潜力可期。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以及建立"消费需求长效机制"等计划,将为这一潜力的释放提供条件。
     事实上,中国对外需求效应已开始惠及全球。据汇丰银行预测,按现有趋势,美国对华出口额今后3年将以年均10.4%的速度增长,并在此后的2016年至2020年间继续提速至12%;而英国对华出口增速预计将从今后3年的年均9.9%逐步提升至2016年至2020年间的11.1%。
     量增的同时,伴随质变:从低端产品到高端品牌,从货物需求到服务需求,从邮寄代购到出境消费,中国人不断"升级"其消费层次和结构。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,2011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高达726亿美元,仅次于德、美两国,居世界第三,且增势迅猛。
     专家指出,中国对外需求的变化,有助于扩大进口,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。而未来中国消费的加速升级变化,必将深刻影响全球产业生态。
     毋庸置疑,伴随中国经济升级,企业实力也将"水涨船高",对外投资规模和水平会更上层楼。中国资本的这种"外溢",在强壮自身的同时,也将给市场、资本短缺的全球产业带来深度利好。
     一方面,国内劳动力、环保成本和本币汇率上升等因素,将促使中国企业把部分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、非洲等国家和地区,从而实现国内设计、研发,海外生产、营销的新模式,使资本输入国更多获得投资、技术、就业机会,分享中国发展红利。
     另一方面,中国还将加速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,推动实业走上资本、技术和服务密集型轨道,推出更具性价比、更加环保节能的产品,造福全球消费者。
     从寻求上游战略资源逐渐扩展到下游的分销、零售;从制造产业跨向文化产业、金融产业……可以预见,今后中国资本将更加积极地结缘全球知识、技术和品牌等创新要素,缓解欧美经济紧缩对产业核心造成的伤害,成为经济复苏的积极因子。
     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的预测,到2020年,中国对外投资额将由目前的400亿美元增至1万亿美元至2万亿美元。
     中长期看,国强币坚是普遍规律,人民币国际化的演进过程也将从更高的货币层面"耦合"起中国与世界。从贸易结算货币,到金融投资货币,再到国际储备货币,人民币正大步迈上这条"世界之路"。
     当前,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、第二大贸易国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则从2010年的5063亿元跃升至2011年的2.08万亿元,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结算货币。
     展望今后10年,中国或超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国,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范围预计还将迅猛扩大。对同中国进行贸易的各国企业和商家,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本币绕过像美元这样的全球货币媒介,实现与人民币直接汇兑,节约3%到5%的汇兑成本。
     与此同时,人民币作为金融投资货币的趋势也将越发明显。当前,中国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正迅猛发展,伦敦金融城也努力打造人民币国际市场的"西方中心"。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,持有人民币及相关计价产品等"硬资产",就是投资了中国经济,分享了中国发展红利。
     长期来看,人民币支付力和信用度的"注入",有望使世界货币体系演进到多极化、更稳定的结构,避免全球经济遭美元"绑架"而被迫分摊危机成本的情况再现。欧洲央行一份专题报告说,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向美元、欧元、人民币"三极化"方向发展。
     在优化升级的过程中,中国经济活力将加速融入世界经济脉动,以资本整合、资源重组、产业升级、市场对接的新利好,助推全球的新一轮繁荣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信息来源:中财网

      安全说明 | 网站声明 | 隐私保密条款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 营业执照公示 | 投诉受理
    版权所有: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(中国)开云有限公司 Bank Of Inner Mongolia Co.,Ltd 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(中国)开云有限公司
    蒙ICP备 05001311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

  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404号

    网站技术服务:iWing